近年间,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,但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。在新城镇化的背景下,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面临着更大挑战,既关系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,也影响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全局。
2013年8月末,来自北京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踏访吉林,专门调研吉林省在一年前全国首推的“土地收益保证贷款”模式。省委书记王儒林高度重视,亲率吉林省十余个厅局领导,与来访专家展开深入座谈。所有人的共同期待是:以吉林的农村金融革新为试点,推动“吉林模式”真正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金、资金变效益的开创性道路,并拓展转变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、城镇化发展的全新力量。
省委书记王儒林就试点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问题指出:一是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是契约化的过程、是动产融资,是事关当前和长远的有效举措。二是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,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。三是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是一个基础模式,可以拓展开来,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金、资金变效益的开创性道路。四是物权公司离不开政府主导,但更主要的是要靠社会和市场的力量,采取社会化、市场化的方式运营。五是融资创新需要保险业等进入,探索跟进措施,形成创新的综合体系。六是改革探索需要各方面共同支持,合力推进。七是不仅要研究好土地收益保障贷款问题,还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关系等重大问题。
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陈俊宏在听取了各位专家的发言后,盛赞吉林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为“创新之举,破冰之旅”,尤其是破了农村金融缺乏抵押贷款的冰。陈俊宏表示:这次调研有很大的收获,专家的评价和建议让人深受启发,尽管讨论的是金融问题,但实际上讨论的是大“三农”问题,讨论的是大“三农”的瓶颈问题。儒林书记带领吉林省众多部门的负责同志,利用如此长的时间参加座谈,真正听取大家的意见,让调研组很为感动。吉林省在贯彻中央精神、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经验、做法、成效,人民日报还将继续做好跟踪。